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郭夫江教授:传道,传授,传承

发布者:中药学院发布时间:2025-02-26浏览次数:10

   编者按:本草基因“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专访是中药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发起的一类寻访中药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系列访谈,旨在追溯根植于中药人的意志品质、家国情怀和文化品格,追寻那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让更多中药学子去追寻他们身边的好老师,找寻中药人身上优秀的品质,激励每一个中药人奋发图强、不断前行,吹响“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号角。

   人物简介:郭夫江,男,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课题的研究,发表SCI论文40余篇,担任《中国医学教育题库(中医药学题库)中药化学》副主编,《药学综合实验》副主编,101计划《中药化学》教材副主编。

  近日,有幸邀请到郭夫江教授进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访谈,聆听老党员故事,感悟革命初心。


1.一腔热爱,积极入党

 作为一名党员,郭老师回忆起入党初心时表示,清楚记得自己是1994年的1010号入党。那时,他是一名本科生,像大多数人那样,在大学中系统学习了党的奋斗历史,体会到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后,产生了对党组织的一种朴素的感情,对党的敬仰,便撰写了入党申请书,加入了党组织。

2.示范引领,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郭教授在教学岗位上以及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发挥着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他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本职工作,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样点点滴滴累积起来就会有一个示范的作用。

3.学科交叉,投身中药

 谈及“如何与中医中药结缘,选择投身于中医药教育事业中”,郭教授表示,他大学本科学的是化学,之后一直思考应该如何让化学与生活更能贴近,最终在上海药物研究所读了有机化学硕士以及药物化学博士,后来在国外读完博士后回国时,申请加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药方面的研究。

4.专业精湛,责任心强

 “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好老师,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什么特点”,郭教授说或许每个人评判好老师的标准都不同,但从他的角度来看,“好老师”的特点包括两点:一是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二是有好的责任心。郭教授认为,不管对自己的科研工作也好,还是对学生,一颗好的责任心非常之重要。

5.引导自主,培养实践

郭教授作为一名老师,一直主张给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尤其是研究生。他认为作为老师,提出方向和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中间会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实现,有很多路可以走,学生有选择的权利。郭教授不主张过分地干涉到过程当中,因为这样学生才会有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6.谦逊自省,脚踏实地

 郭教授作为天然药物化学专业的专家,却无比谦逊,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

 普通的天然药化工作者、中药化学的工作者。郭教授说同学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科研成绩的背后一定是无数个平凡的日日夜夜,一点一滴、一个个小实验累积起来的,所以当要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7.忐忑初登,榜样激励

 郭教授回忆起初登讲台时的心情,内心充满了忐忑。前一晚辗转不眠,一遍遍思考课堂内容、把控每一个细节,他说幸好最终结果较为满意。郭老师也回忆起对他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大学老师,无机化学宋天佑老师,郭老师说他当时就想着要成为像宋老师那样优秀的人,这也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断进步。

8.实践教学,知行合一

 郭教授说中药化学从本质上来讲,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化学的英文叫chemistrychem-is-try,化学一定是一个实践的、尝试的学科。他们整个教研室也非常重视实践,理论学习之后,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所以,教研室今年在本科课程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到实验室去参观,另外,还开展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工作。只有经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领悟。

9.桃李情深,激励前行

 郭教授已带教多年,回忆起带教时光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时,郭教授说刚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时候,他教天然药物化学课,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好,在他们毕业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给他一张明信片,写着,“郭老师,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像您这样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短短一行字却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宋老师为他指引了方向,他自己也在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这也是他一直坚持要求自己,把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任务的原因所在。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采访的后期,郭夫江教授为同学写了寄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一代的青年学生们要更加努力、勤奋,在未来、在中医药这个伟大的宝库之中,带来更多的发现与答案,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也希望可以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