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专访——李医明教授:共话党建与科研,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布者:中药学院发布时间:2025-03-04浏览次数:10

   编者按:本草基因“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专访是中药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发起的一类寻访中药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系列访谈,旨在追溯根植于中药人的意志品质、家国情怀和文化品格,追寻那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让更多中药学子去追寻他们身边的好老师,找寻中药人身上优秀的品质,激励每一个中药人奋发图强、不断前行,吹响“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号角。

李医明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东方学者、东方学者跟踪人才计划。兼任上海高校中药药效物质E-研究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学会精准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养颜产业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药学会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等。长期从事药用中药药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分析和活性评价,中药新药研制与健康美容产品应用方面研究工作。共在国内外发表200余篇论文,SCI收录150余篇。获得中国与国际专利授权10余项。研究得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部“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等课题的大力支持。多次荣获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奖。作为研究生导师,他既是知识的灯塔,也是创新思维的强劲引力。带教研究生三次获“岐黄杯”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两次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奖。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东方学者、东方学者跟踪人才计划。

近日,有幸邀请到李老师参与访谈,与在场的年轻党员们分享他的科研之路、入党初心以及对中医药现代化的看法。

入党初心:担当与责任

谈及入党初心,李老师表示,他入党是受母亲的影响,因为读的是军校,母亲希望他能在部队好好表现,积极进取,早日入党。作为1986年班级里最早入党的一批人中的一员,李老师认为入党是一种上进的表现,也是朴实的爱国爱党情怀的体现,他提到,入党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入党后,他感到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家庭、对部队、对国家的承诺。

行动指南:青年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李老师为青年党员同志留下了“做好人,做好事”的寄语与青年党员同志共勉,这句简单而深刻的话语,凝聚了李老师对青年党员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希望青年党员能够以此为准则,不仅在个人品德上追求高尚,在行动上坚持正义,更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李老师相信,通过青年党员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

传承互助:思齐工作室的桥梁作用

对于老党员与年轻党员之间的联系与帮助,李老师认为,老党员可以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指导,帮助年轻党员成长。他提到了“思齐工作室”,这是一个促进老党员与年轻党员交流的平台,通过定期的交流活动,年轻党员能够从老党员的实践中获得宝贵的指导,通过年轻党员的积极提问和主动寻求帮助,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李老师指出,这种“传帮带”的机制不仅有助于年轻党员的成长,也能增强老党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通过这样的互动,老党员和年轻党员之间的关系得以紧密联系,共同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进一步提高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研双翼:党建与学术的平衡

作为博士生导师,李老师对研究生党员如何平衡党组织生活与研究工作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学习始终是研究生阶段的核心任务,但党组织生活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生党员应该在保证科研工作质量的同时,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这样的双向参与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政治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也能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缘起上中医中药研究之路

李老师在访谈中回顾了自己结缘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契机,他提到自己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毕业后就留校任教,随后因为对中药的热爱选择了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深造,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并选择了中药药效物质方向作为研究重点。

攻克难关:交流启迪智慧

在谈到学习中医中药过程中的困难时,李老师分享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读研期间,李老师遇到了两个难以分离出来的性质相似的化合物,由于当时的科研条件和设施都没有现在这么完善,这个问题使他苦恼了很长时间,当他意识到默不作声只能让实验毫无进展时,通过与生化领域同学的交流和尝试,他成功地使用葡聚糖凝胶填料分离了两个难以分开的水溶性化合物。这一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遇到困难时,多看书、多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中医药现代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针对中医药近年来的发展现况,李老师简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中医药还有很多根本问题待解决,但随着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医药的现代化越来越有希望。他强调,研究中药不能舍本求末,应关注药效物质基础并改进研究方法,结合中医药特色,以实现更好的研究成果。

此次老党员专访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年轻党员们从李老师的经历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和对党建工作的责任感。活动结束后,年轻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李老师为榜样,将“做好人,做好事”的寄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党性修养,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