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胡凯莉团队构建仿生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靶向递药系统联合化疗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发布者:中药学院发布时间:2024-05-15浏览次数:10

       近日,我院胡凯莉研究团队构建了载水飞蓟宾的茴香酰胺修饰红细胞仿生纳米系统(ARm@SNP),在实现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靶向的同时,联用化疗药物顺铂(Cis)后可用于延缓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进展。研究成果Biomimetic “nano-spears” for CAFs-targeting: splintered three “shields” with enhanced cisplatin anti-TNBC efficiency 发表于药物递送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TNBC因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均为阴性,缺乏有效治疗靶点,治疗非常受限。其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侵袭性强,极易发生远处器官转移。CAFs在促进TNBC进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为TNBC开发新的治疗方案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研究中,将ARm@SNP作为靶向CAFs的“纳米矛”,与Cis联用后,通过破坏CAFs在促进4T1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构成的三重“盾”,进而引起4T1肿瘤生长停滞:抑制血管生成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来瓦解基质屏障;影响TGF-β/Twist/EMT通路,阻碍EMT活化,抑制4T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增加免疫活性细胞的活性和浸润来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综上,基于CAFs靶向功能,ARm@SNP在体外改善了4T1细胞对Cis的耐药性,在体内提高了Cis4T1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的同时,重塑了肿瘤微环境,抑制了4T1肿瘤进一步侵袭转移,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硕士研究生吴雨璠和交叉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陈汝静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院胡凯莉研究员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助理实验师倪淑婷为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养结合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