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喜: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19浏览次数:717

 

4月12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生物谷共同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上海市药学会中药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天然药物杂志协办的“2018年(第三届)天然药物研讨会暨港澳台天然药论坛”在上海远洋宾馆远洋厅召开。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首席教授,中药学院院长徐宏喜,以“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为题,展示了他带领的课题组在抗病毒、抗耐药菌、抗肿瘤相关中药作用和机制研究方面丰硕的研究成果。

徐宏喜: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徐院长从感冒药的用药切入主题,介绍了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中药材及提取物样品的制备,以及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目标。早在30年前徐院长日本博士求学之时,就已经开展了中药抗病毒筛选,首次发现并报道了大根草等12种中草药具有抗病毒的药效,相关成果于1993年发表在主流抗病毒杂志上。徐院长在加拿大博士后研究期间,继续该方面的研究,发现中药夏枯草在体内体外都可以显著抑制单纯疱疹病毒。进一步研究证实了夏枯草可从不同的阶段对病毒进行抑制,还发现了夏枯草抗病毒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该成果成功获得PCT专利授权,并且转让给一家美国公司,开发出以夏枯草为主要成分的抗疱疹病毒产品。目前,团队已成功建立了相关病毒筛选及研究平台。期待在中药中筛选发现活性强、选择性高的抗病毒活性先导化合物。

细菌无处不在、抗生素滥用成灾。中国是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耐药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徐院长1996年在加拿大开展博士后研究期间,从非洲人用树根来“刷牙及清洁口腔”的小故事当中获得灵感,对该植物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抗菌成分。随后对中药中常见的一些黄酮类成分研究筛选,发现部分中药中的黄酮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抗MRSA和VRE的作用。近年来,徐院长的团队通过采用抑制细菌毒力的新策略,来研究治疗耐药菌。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毒性因子表达的转录调节因子MgrA来治疗耐药。课题组基于MgrA融合荧光蛋白的活体高通量筛选方法,先后筛了选500多种中药和中药成分,初步结果显示,部分中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研究论文,并获得“抗金葡萄药物筛选系统”中国专利授权。

接下来,徐院长阐述了课题组在藤黄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藤黄酸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但毒性限制了其成为抗癌新药的可能性。近十年来,课题组针对17种藤黄属植物开展了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工作,分离鉴定了300多个化合物,发现了150多个结构新颖并显示多种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其中部分化合物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证实它们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调节肿瘤细胞自噬等机制,调控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产生抗癌活性。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徐院长课题组先后发表了84篇与藤黄属植物内容相关的SCI研究论文,申请并获得授权20余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并于2017年集合出版了一本专著《中国藤黄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会场气氛轻松活跃。四十分钟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参会代表在徐院长幽默、深入浅出的语言中,既了解了中药抗病毒、抗耐药菌、抗肿瘤的背景知识,又对科研选题的切入点、科研思路的产生和选择有了更多的理解。

最后,徐院长还简单回顾了自己在李嘉诚旗下的香港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期间的工作历程,提到:中药成为国际药物的前提是实现标准化和科学化,其中科技创新、质量管理体系、先进制造、核心产品的药材基地建设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自然界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中药成分有待我们去发掘、发现、研究和证实,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徐宏喜: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